摘要
- 百合科貝母屬植物甘肅貝母 Fritllaria przewalskii Maxim.ex Batal.的鱗莖。
產(chǎn)品介紹
甘肅貝母
【來源】
百合科貝母屬植物甘肅貝母 Fritllaria przewalskii Maxim.ex Batal.的鱗莖。
【文獻(xiàn)概要】
《中國植物志》第十四卷,107~109 頁。以甘肅貝母為正名收載,別名岷貝(甘肅)、西北貝母。產(chǎn)甘肅南部(洮河流域)、青海東部和南部(湟中、民和、囊謙、治多)和四川西部(甘孜、寶興、天全)。生于海拔2800~4400m的灌叢中或草地上。為藥材“川貝”主要來源之一。
《甘肅中草藥資源志》(上),450~455頁。產(chǎn)定西、甘南、隴南等地區(qū)。生于海拔2800~4400m的灌叢中或草地上。有資源,自產(chǎn)自銷。
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,410~411頁。收錄在川貝母注釋項(xiàng)下。
《中華本草》第8冊,第二十二卷,94~100 頁。作為傳統(tǒng)中藥川貝母的來源之一,以川貝母(《滇南本草》)為正名收載。別名虻(《詩經(jīng)》)、貝母(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)、藥實(shí)(《名醫(yī)別錄》)等。鱗莖入藥:味甘、苦,性微寒;清熱潤肺,化痰止咳,散結(jié)消腫。
《甘肅中草藥手冊》第1冊,96~99頁。作為川貝母來源之一收錄,別名岷貝。鱗莖入藥:味苦、甘,性微寒;止咳化痰,清熱散結(jié)。
【原植物識別特征】
多年生草本,高20~40cm。鱗莖圓錐形,由2枚鱗片組成,直徑約1cm。莖下部無葉,中部葉對生,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,長5~7cm,寬5~7mm,先端鈍,上部葉互生、對生或3葉輪生?;▎紊谇o頂,下垂,鐘形,長約4cm;花被6,***,有紫色小斑點(diǎn),基部有紅褐色蜜腺;雄蕊6,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;子房上位。蒴果直立,長約1cm,具6條縱棱?;ㄆ?~6月,果期6~7月。